我校主办“人工智能与法治建设”学术研讨会

发布者:苏燕发布时间:2024-11-04浏览次数:318

2024113日,由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主办的第二届“钱塘法治论坛”暨“人工智能与法治建设”学术研讨会在科技馆顺利召开。大会在中共杭州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中共杭州市钱塘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办公室、杭州市司法局的指导下,由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主办,法学院数字法学研究院、浙江浙杭律师事务所承办,浙江警官职业学院、杭州师范大学、中国计量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财经大学等法学院系协办,浙江汉鼎律师事务所、北京浩天(杭州)律师事务所、浙江滔腾律师事务所、浙江之运律师事务所、北京盈科(嘉兴)律师事务所提供支持。

本次会议由“浙杭律师”视频号直播,参会人员300余人。政府机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法律科技企业、律师与公证等法律专业机构的领导、专家学者和从业人员,结合数智时代的发展趋势,围绕“人工智能与法治建设”,探讨人工智能的法律关怀和人工智能赋能法治建设两个方面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周青,杭州市委依法治市办副主任、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徐前,钱塘区委依法治区办副主任、钱塘区副区长马于惠,为大会开幕致辞。大会开幕式由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冯瑛主持。

(周青副校长致开幕词)

大会成立了“钱塘法治工作者联盟”,钱塘区司法局副局长许宏波在仪式上宣读联盟宣言。

本次论坛评选出优秀论文特等奖4篇、一等奖8篇、二等奖15篇、三等奖21篇。钱塘区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区法学会常务副会长任建国,副区长马于惠,徐前局长,副校长周青为论文获奖嘉宾颁奖。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优秀实践基地和优秀实务导师代表参与了授予仪式。杭电法学支部与北京盈科(嘉兴)律师事务所党支部完成共建事宜。

上午的主论坛由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数字法学研究院院长李庆峰教授主持,四川大学政府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徐继敏教授就“人工智能时代法学研究可能的几个新课题”做精彩发言,浙江大学法学院特聘研究员(博导)周翔老师分享了人工智能背景下数字法学的研究方法。

下午的论坛在两个分会场同时进行。分会场一的围绕“人工智能的法治关怀”展开,论坛由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法学院信息化与法制建设研究所所长陈伟华教授主持。浙江省商务厅贸易救济调查局二级调研员陈文辉,清华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陈天昊、浙江浙杭律师事务所互联网专委会主任邵维刚,杭州师范大学沈钧儒法学院讲师吕桐弢,浙江大学/美国西北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袁韬,浙大城市学院讲师张桂龙,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海稳教授,分别就“全球人工智能的法律规制”“AI开展法律实证研究的方法”“AI算法的知识产权保护”“人工智能时代的算力垄断隐忧与应对方略”“算法歧视的证明困境及其破解”“著作权法视域下人工智能生成物的法律因应”“人工智能时代人的主体性复归”等主题发表精彩演讲。

第二分论坛以“人工智能赋能法治建设”为主题,由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法学院院长助理姜丽娜副教授主持。山东大学软件学院教授宫永顺,杭州数智元宇科技有限公司经理徐瑜,浙江警官职业学院法学系主任胡晓军教授,浙江工商大学助理研究员余昌瀚,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理学院教授胡鸿翔、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网络安全学院副院长吴国华教授,浙江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程圆圆,和与会学者及学生们共同探讨了人工智能在智慧警务、数字政府等场景的应用,以及对公平正义、正当程序、案件风险的影响,应用困境及解决方案。也对人工智能赋能法治建设过程中的数据安全、数据资产化以及法律大模型的实践问题展开了丰富的研讨。

王毅刚院长在大会闭幕式上做大会总结,并感谢政、产、学、研相关单位的支持,感谢社会各界对培养人工智能时代优秀法学人才所作出的努力和贡献。王院长指出,加快人工智能立法进程,推进人工智能治理法治化,要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人工智能安全监管提供更加完备的法律依据,营造有利于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良好法治环境。应从技术研发、数据利用、算力供给、激励创新、技术共享等方面完善规则,更好满足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制度需求。期待下一届钱塘法治论坛的召开,相聚杭电,共促发展。

联系我们
地址:杭州市杭州经济开发区白杨街道2号大街1158号
电话:
邮箱: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浙江・杭州 浙ICP备12028388号-2.浙公网安备340300020005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