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清华大学长聘教授刘国忠应学校邀请在力行楼(九教)103室开展了《清华简与中国古代文化史研究》的专题讲座。校相关部门领导、院领导、浙江工商大学教授及文化传播系老师和15级编辑出版专业学生聆听了这次讲座。
此次讲座,刘国忠教授从文字的意义展开,向我们展示了中国文字作为人类进步划时代的标志的神奇魅力。他就“甲骨文和金文是中国最早的书籍吗?”这个问题与在场师生进行了探讨,并发表了独特的见解。刘国忠教授重点向我们介绍了非常珍贵的战国竹简(即“清华简”),他提及到这批竹简是楚地出土的战国时代简册,是十分珍贵的文物。他从清华简的入藏、整理与出版向我们展示中国古代人民的无限智慧。讲座的最后,刘国忠教授以幽默诙谐的演讲活跃了现场气氛,赢得阵阵掌声。
刘国忠教授为清华大学长聘教授,历史系副主任,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历史文献学、中国思想史等领域的教学研究工作。到目前为止,他已经出版《走进清华简》、《唐宋时期命理文献初探等4部著作,合著《当代中国简帛学研究1949-2009》、主编《金万古文字学术典籍丛刊》、发表论文80多篇。他对历史学科的细心研究以及拥有的历史素养让在座师生深表赞叹并受益匪浅。
通过这次讲座,同学们感受到了战国竹简(即“清华简”)的神奇魅力,纷纷沉浸在文字的历史长河中。面对具有极高学术价值的竹简,同学们要做的不仅仅是惊叹,而是努力学习她,了解她、珍惜她。让中华璀璨的文化继续传播和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