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获得立项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6-29浏览次数:620

           近日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结果于正式公布我校共有4项国家社科基金获得立项,我院2位教师申报的项目获批立项其中倪志娟教授的《美国现代女诗人玛丽安·摩尔诗歌研究》一般项目,刘涛博士的《蓝靛瑶度戒仪式的人类学研究》获青年项目。

《美国现代女诗人玛丽安·摩尔诗歌研究》以美国现代女诗人玛丽安•摩尔(1887-1972)及其诗歌作品为研究对象。摩尔生前出版了《观察》(Observations, 1924年)、《诗选集》(Selected Poems, 1951年)等多本诗文集,翻译有拉封丹的《寓言诗》(Fables of La Fontaine, 1954年),1925年至1929年,任美国《日晷》杂志编辑,先后获得海伦•海尔•列文森诗歌奖、古根海姆奖、普利策诗歌奖、国家图书奖、波林根奖,她的诗歌在美国诗歌界影响深远。由于摩尔的主要作品尚无中译本,因此本课题强调对原作品和重要评论的翻译,在翻译基础上进行文本细读和研究,从具体到抽象,充分呈现摩尔不同于艾略特、庞德等现代男性诗人的独特性。同时将摩尔置于美国现代女性诗歌发展的代际传统之中,探索这一传统的内在演化和构成,以此推进对美国现代女性诗歌的译介和研究。

《蓝靛瑶度戒仪式的人类学研究》关注“边疆民族地区宗教仪式”问题,以“中越边境地区蓝靛瑶最古老的宗教仪式——度戒仪式”为例,以具体的小规模的蓝靛瑶村落开展更为深入的文化人类学研究。蓝靛瑶是瑶族的支系之一,因善用蓝靛染布而得名。度戒仪式是蓝靛瑶社会最重要的宗教仪式。度戒仪式不是已认定的男子成丁礼那么单纯,它是瑶族分布地的西南片区,尤其是其边缘地带的弱小支系,为了强化文化凝聚和族群边界而累加上近乎入教的宗教仪式。它所展演的宗教也不是单纯的道教,而是兼有佛教和原生民间信仰。本课题研究将以继续深入的中越边境的一个蓝靛瑶社区的调研为主和辅以民间资料的文献研究,厘清度戒仪式变迁的内在逻辑,揭示度戒仪式及其变迁在蓝靛瑶社会与文化的重要作用;对于缺乏历时取向的西方人类学仪式理论,提供富于仪式历时分析的中国经验,并企及理论探讨。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是目前人文社科领域级别最高、分量最重、影响最大的科研项目,其承担情况是衡量高校科研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学院高度重视该项目的申报,学院多次召开相关研讨会,并请相关学科的专家进行指导,坚持“科学论证、提前布局、重在积累、认真申报”的原则,从布局、动员到申报论证、申报书打印各个环节,都做到认真把关,做好服务,确保申报工作的质量。截止目前,我院教师承担的国家基金项目已经达到7项。

(供稿:学院办 )

联系我们
地址:杭州市杭州经济开发区白杨街道2号大街1158号
电话:
邮箱: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浙江・杭州 浙ICP备12028388号-2.浙公网安备340300020005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