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暑期社会实践】寻找即将消失的民间工艺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3-07-25浏览次数:835

 

【关注暑期社会实践】寻找即将消失的民间工艺
—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与法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暑期社会实践
        6月27日,人文与法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暑期社会实践队员来到位于温州苍南的八岱村,开展为期3天以“寻访即将消失的传统工艺”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在社会实践期间,我们分成两小组深入开展活动。一组同学由队长程燕波带领走访了夹缬最后传人薛勋郎先生的家,另一组同学由张旭阳带领去寻找神秘的木雕大师陈庭裕。我们首先来到薛勋郎先生家,在他家住房内我们看见狭小的展厅内挂满夹缬花布和各种奖章以及和照,薛勋郎先生年近古稀却依然健朗十分热情健谈,给我们讲解了夹缬的历史以及他与夹缬30余年的不解之缘 ,并带我们参观了他的印染厂房并且向我们诉说了在坚持发展夹缬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并且非常痛心的向我们诉说了地方政府对夹缬的漠视,同行的假冒仿造,得不到有力帮助等等问题并希望我们代他向政府反应部分问题,通过与薛先生的谈话我们不仅学到了很多夹缬的知识并且更加深刻的认识并接触了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以及坚持发展保留传统工艺的艰辛。而此时另一组的同学已经在炎炎烈日下通过网络搜索,询问路人等方式找到了木雕大师陈庭裕,我们在陈庭裕家里看见了巧夺天功的木雕工艺,他向我们展示了庆香港回归时他创作的木雕作品《万众一心》,多层的浮龙雕刻栩栩如生,同时经过他的介绍,我们发现木雕虽然比夹缬情况好上不少,但也在政府帮扶上存在一定困难。于是这更坚定了我们寻访乡政府的决心。
       通过政府有关人员的回复,我们发现,民间传统工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并没有被乡镇府了解并接受,甚至有些工作人员连被誉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夹缬工艺和木雕工艺是什么都未曾听说,反而向我们大谈特谈工业指标,可见政府人员根本没有预见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有关人员向我们说明,只要像薛勋郎这样的民间工艺人能主动向政府寻求帮助,政府人员会尽力为他们提供便利的,希望这是政府真心的承诺。在这里真心希望这些传统文化可以在政府和民间爱好者的共同保护下永久流传。
       我们带着满满的无奈返回校园,夹缬和木雕艰难发展的窘境仍让我们觉得十分担忧,路途中大雨不断,每个人都很沉默,或许大家都想着怎样才能够使我们的传统工艺不因为现实的原因而消失吧。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实践过后,我们了解了一些现实,知道了一些境况,我们想出一份力,即使微不足道,但我们一直在路上,一直在行动……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与法学院
 
 
联系我们
地址:杭州市杭州经济开发区白杨街道2号大街1158号
电话:
邮箱: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浙江・杭州 浙ICP备12028388号-2.浙公网安备34030002000595号